
勵進教育中心的「星島集團星聲講故事」計劃在本年度推出全新一輯以《革命先驅、近代政治家及科學家的故事》為主題的系列作品,第一個聲音故事:「鑒湖女俠-秋瑾」已於今天(3月6日)上載至中心的網站,故事由香港女歌手及演員何雁詩小姐聲音演繹秋瑾一角,幫助我們了解這位文武雙全的奇女子,如何在辛亥革命這條波瀾壯闊的征途上濺起了中國婦女思想解放的浪花。
在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女子無才便是德」以及「三從四德」等,大多數都是用來形容女子應有的生活規範,在家相夫教子,打點家頭細務已經成為中國婦女一生的寫照,是一個由不同女主角所重複演出的劇本而已,為了打破這個既定的結局,秋瑾就選擇透過「革命」這個舞台,決意寫下屬於自己的獨特篇章。
秋瑾的革命之路可以由她的結拜好姊妹吳芝瑛說起,她們二人不但感情要好,而且想法一致,對於清廷的腐敗無能同樣嗤之以鼻,為了衝破封建守舊的束縛,秋瑾在吳芝瑛的幫助下在1904年東渡日本,除了學習以外,她與那些有共同改革意識抱負,渴望回國發起革命的中國留學生舉行多次的反清革命活動,由於日本留學生的反清情緒越來越激動,清政府於是頒布了《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限制他們的行動,便促使秋瑾於1906年退學回到中國,繼續她宣揚革命的理想。
回到中國後,秋瑾便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利用當時並未普及應用的白話文創作,以「開通風氣,提倡女學,聯感情,結團體,並為他日創設中國婦人協會之基礎為宗旨」,希望藉此吸引讀者關注中國傳統陋習對女性造成的權益問題,在革命之路上仍然心繫千千萬萬婦女的生活境況。
可惜好景不常,隨著革命戰友徐錫麟在安慶起義失敗後,秋瑾亦被滿清政府展開追捕,雖然她當時受到朋友提醒可以暫避風頭,但秋瑾毅然拒絕一切勸說,並道出「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的志氣,最終捨生取義。
我們從秋瑾的部分文學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她堅定不移的革命志向,例如在《滿江紅·小住京華》一詞中的「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秋瑾流露出她對現實的不妥協以及強烈的個人情感,表達自己經以對作為以男性主導的革命征途做好準備,沒有回頭的選擇,只是一心奮進向前務求達成大業。
秋瑾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她在風雨飄搖的封建社會中,為女子帶來的改變卻影響深遠,她給予晚清婦女學習的機會,亦成功團結她們投入革命鬥爭,為愛國的婦女開拓道路。秋瑾的思想和價值觀幫助女性明白,在推動國家發展的同時,自己也可以繼續追尋未來的方向,各展所長,因此,她為革命救國和女權主義而壯烈犧牲的巾幗豪情,不但讓「秋瑾」這個美名能夠傳誦千古,亦使她成為近代中國革命女烈士中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物。
各位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秋瑾的故事,請馬上前往勵進教育中心的網站,收聽由何雁詩小姐所聲演關於革命先驅的故事:鑒湖女俠-秋瑾,以及參與相關的有獎問答遊戲贏取獎品,詳情請瀏覽這個網頁:https://www.endeavour.org.hk/ProjectPage.aspx?id=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