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進教育中心的「星島集團星聲講故事」計劃已於今天(5月2日)在中心的網站,上載了本年度的第六個聲音故事:「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 – 蔡和森」,並十分高興得到香港男演員姚亦禮先生為蔡和森一角配音演出,蔡和森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他不但積極參與五四運動,亦是第一位提出正式建立中國共產黨的人,成為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物,對中國近代發展影響深遠,毛澤東主席曾讚揚蔡和森說:「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蔡和森由於自幼家貧,為了減輕家庭開支的壓力,他年僅十三歲便外出打工當上學徒,過程中體會到勞動階層人民的生活苦況,亦深深明白到在當時的中國,貧窮以及知識水平不足便沒有未來可言,而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方法就是學習新的知識,因此在三年學徒期滿後,蔡和森就在家人的幫助下入讀小學,而他的革命思想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萌芽生根。

到了蔡和森十八歲的那一年,他成功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並結識了毛澤東,雖然他們兩個人的性格不同,但一動一靜的組合亦無阻他們成為摯友,及後,在學校老師楊昌濟的推介下,他們有機會閱讀了一本由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雜誌,因為受到當中的內容勉勵,認為青年人應當崇尚民主科學,要有世界眼光,實事求是,所以蔡和森便與毛澤東一起投身革命運動,反對封建思想的束縛,最終由好友變為革命場上的戰友。

自五四運動後,雖然中國的革命活動一呼百應,但另一方面北洋政府的打壓亦愈來愈嚴重,蔡和森認為要徹底救國,就要學習一些其他國家的革命,因此,他便隻身到法國「勤工儉學」,為中國前途尋找出路,而所謂「勤工儉學」又是甚麼的一回事呢?在清末民初時期的中國,年輕人要到歐美等國家留學一般只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由政府出錢資助,但一般獲選的留學生數量不多,第二種就是自費留學,由於需要大量金錢,普通家庭則難以負擔得起,所以「勤工儉學」就為經濟條件較為遜色的青年提供第三種留學方式,學生以「一邊學習、一邊工作」的方式得到留學的機會,與現今不少在職人士採用的「半工讀」模式類似,工作過後緊接進修學習,自我增值。

在法國留學期間,蔡和森研究了很多不同國家的名著,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的書對他最有啟發性,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蔡和森明確表示「主張組織共產黨,使無產階級專政,主旨與方法應傾向於現在之俄」,並且在給毛澤東的信中說道︰「我近對各種主義綜合審視,方覺社會主義真為改造世界對症之方,中國也不能例外。社會主義必要之方法︰階級戰爭與無產階級專政,而且要先組織黨—共產黨。」,成為第一位提出正式建立中國共產黨的人。

蔡和森擁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憂國憂民的情懷,一生為了帶領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而奮戰不懈,亦為早期共產黨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的確是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學習的好榜樣。

各位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蔡和森的故事,請馬上前往勵進教育中心的網站,收聽由姚亦禮先生所聲演關於革命先驅的故事: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 – 蔡和森,以及參與相關的有獎問答遊戲贏取獎品,詳情請瀏覽這個網頁:https://www.endeavour.org.hk/ProjectPage.aspx?id=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