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第十一講: 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監丁新豹教授 「我看遊歷與國史學習」
2019-03-20
繼過去三年先後舉辦了十次「青心直說」講座活動後,勵進教育中心今年再接再厲,於2019年3月5日(星期二)晚上以招待「勵進之友」及獲邀請人士的形式,舉辦了「青心直說」第十一講的講座,並邀請到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現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監的香港著名歷史學者丁新豹教授擔任主講嘉賓,聯同擔任嘉賓主持的勵進教育中心中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何漢權校長,一起與約120名參加者分享其個人遊歷的經驗及趣事,從而帶出如何透過遊歷去學習國史。
在講座開始時,丁新豹教授先與現場的參加者拍攝一張大合照,接下來嘉賓主持何漢權校長上台介紹丁教授及講座的主題,然後由丁教授一邊播放其之前遊歷時所拍攝的照片,一邊暢談和講解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歷史及含義等。丁教授指出,他早前參加了不少歷史考察團,其中有一些是與學生一起同行,足跡遍及中國內地包括絲綢之路及蒙古,以及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等地方,而其中,丁教授特別介紹了在東南亞國家參觀一些當地的華人歷史文化建築物時的所見所聞,以及背後所包含的歷史故事,例如海外華人為了連繫同鄉而興建的華人會館、名人後代為了紀念祖先而興建的故居、家廟、宗祠等等。
另外,丁教授又談到他在遊歷時所得到的體會和感受,例如他在馬來西亞的柔佛曾到訪當地的新山寬柔中學,該校是全世界除內地及台灣外最大型的華文中學,丁教授覺得中國的文化在當地弘揚得十分成功;而在到訪印尼三寶壟的三保宮時,令他親身感受到中華文化在當地的發展以及引發起的一些潛在爭議等等。丁教授亦表示,他曾以為他所帶領的香港大學生團會對中國歷史及文化並不感興趣,但恰好相反,他看到該群香港的大學生在外地親身經歷並感受到中華文化在海外獲得廣泛宣揚時的反應,竟然是增加了對自己中國人身份的認同及對中華文化的興趣,這些反應讓丁教授深感意外,並加強了他對繼續教導中國歷史的信心。
到了問答環節,參加者紛紛熱情地舉手發問,丁新豹教授與何漢權校長一起以自己的經歷和看法解答參加者的疑問。有參加者就丁教授於東南亞的遊歷問及歷史中殖民者與當地華人的關係,亦有從事教育工作的中史科教師問及如何加深學生們對中國歷史學習的興趣。丁教授認為首先教師本身需要增強對歷史的認識,並可帶領學生們去進行歷史考察,出發前後需多作目的地的歷史資料研究及意見交流,從而增強學生們對歷史的興趣。此外,丁教授又提及他與一些學生都曾因透過親身經歷而改變了一些以往既有的思想與看法,說明了遊歷對了解中國歷史及文化的重要性。
在講座結束前,勵進教育中心理事區璟智女士代表中心致送了講座開始前拍攝的大合照以及紀念品給丁新豹教授留念。不少參加者都表示從是次講座中獲益良多,並認為講座的氣氛十分良好,而講座亦在熱鬧的氣氛和笑聲中圓滿結束。
參與講座的觀眾與丁新豹教授一齊來個大合照。
何漢權校長於講座開始前介紹丁教授與講座的主題。

丁教授向參加者介紹他在東南亞的遊歷及所見所聞。
參加者聚精會神地聽丁教授的講解。
丁教授與何校長一起主持問答環節。

參加者踴躍向丁教授提問。
勵進教育中心理事區璟智女士代表中心致送了大合照及紀念品給丁新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