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控股星聲講故事」計劃:「兔死狗烹」背後的用人之道

2017-02-20

勵進教育中心的「光大控股星聲講故事」計劃已於今天(2月20日)在中心的網站上載第十二個故事:「狡兔死,走狗烹」,並請來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創辦人及副校監、維多利亞教育機構總校長孔美琪博士為大家聲演這個小故事,並帶出故事背後的大道理。

「狡兔死,走狗烹」這個殘忍的比喻,源出於戰國時代的越王勾踐的文臣范蠡所寫的一封信。范蠡在勾踐舉兵攻吳、復國稱霸後,不但沒有繼續輔助越王勾踐治國,反而遠走他鄉,過著平淡的生活。范蠡走後,送了一封信給昔日的好拍檔文種,信中寫道「 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獵犬捕捉野兔後,牠最大的作用已經發揮出來,最後只會淪為獵人的菜餚,以暗示的方式提醒文種應早日抽身而退。文種收到范蠡的信函後,可惜為時已晚,亦難逃被逼自殺的命運。勾踐不懂愛惜人才,痛失良將,猶如自斷一臂,結果在他死後越國開始衰弱;而「惜才」這用人之道,亦一直體驗在現今的人力資源管理學上。

各位如對這段中國歷史有興趣,請馬上登入勵進教育中心的網站,收聽孔美琪博士所聲演的「狡兔死,走狗烹」故事,以及參加有獎問答遊戲贏取獎品。有關「星聲講故事」計劃及其有獎問答遊戲的詳情,請瀏覽以下網頁
https://endeavour.org.hk/index.php/side-information/star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