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小百科」- 飲食文化你認識嗎?

2020-09-23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飲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中國的飲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歷史悠久,隨着數千年的不斷演變,無論在食材、菜式、烹調方法、餐具、飲食習慣及禮儀等各方面都發展得非常獨特及充滿前人的智慧。勵進教育中心的網上欄目「中華文化小百科」,繼早前推出第一輯以「漢字」為主題的動畫後,現已上載了第二輯以「飲食」為主題的短片,期望透過生動有趣的動畫,向小朋友介紹中華飲食文化。

筷子是在中國餐桌上一種非常重要的餐具,於中國飲食文化當中亦具有代表性,原來它巧妙地活用物理學的槓桿原理,使人們能輕易地夾起食物,從中可看到中國先祖的智慧。飲食文化在中國的大江南北都各有不同,其後更發展出各有特色的「八大菜系」,包括魯、浙、湘、蘇、閩、徽、川及粵菜。我們最常吃的粵菜源於廣東,而較為人熟悉之一的就是點心,點心的種類極為多元化,有鹹有甜,而且做法精緻,口感豐富,在茶樓中再配合品茶,可謂相得益彰。到茶樓「飲茶」已成為我們其中一個重要的飲食習慣。

想知道更多有關「中華文化小百科」的內容,可到以下網址瀏覽觀看:https://endeavour.org.hk/index.php/side-information/chinese-culture-encyclo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