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loader

「星島集團星聲講故事」計劃:革命先驅的故事:反清革命先烈-楊衢雲




勵進教育中心的「星島集團星聲講故事」計劃在本年度推出全新一輯以《革命先驅、近代政治家及科學家的故事》為主題的系列作品,第一個聲音故事:「反清革命先烈-楊衢雲」已於今天(2月20日)上載至中心的網站,故事由香港男演員鄧英敏先生以廣播劇的形式聲演楊衢雲一角,幫助我們認識這位在晚清時期舉足輕重的香港革命烈士。

說楊衢雲是「香港」的革命烈士,是因為他與香港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自幼便跟隨父親居住在香港,接受本地的教育,從事不同的工作,到了年約三十歲的時候,楊衢雲更加與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上環的百子里創立具有民主革命性質的「輔仁文社」,透過這個當時少數的議政團體集中討論中國的前景,藉以抨擊清朝的腐敗,在香港燃點起革命事業的星星之火。

以楊衢雲為首的輔仁文社成立於1892年,取義於《論語》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主張社員之間「切磋琢磨,學識均能增益」,並以「開通明智,盡心愛國」為宗旨,通過書報文章和舉辦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吸納青年學子,希望改變被西方洋人欺壓踐踏的現狀,推翻積弱日久的滿清政府,一同籌劃中國的改革及發展路線,成功喚起年輕一代追求民主自由的愛國理想,而輔仁文社在革命初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到了1895年,楊衢雲經其好友尤列介紹,認識了孫中山先生,由於他們正巧走在反清革命事業的道路上,因此一拍即合,楊衢雲便將輔仁文社與孫中山先生成立的興中會合併,在香港設立興中會總會,集中革命力量,楊衢雲因其社會地位較高,所以被選為首任會長的做法看起來的確更為合適,及後他們二人便合作策動了第一次的起義。

第一次的廣州起義由楊衢雲在香港擔任起義軍總指揮,由於事前走漏了風聲,消息被清政府知道,便出動士兵大肆捕殺革命黨員,楊衢雲及孫中山先生在香港政府的脅迫下展開了長達五年的流亡生活,當然,革命之火並未有因此而熄滅,他們在流亡期間到了世界各地設立興中會分會,繼續在華人社會宣傳革命思想,到了1900年,楊衢雲再次參與領導惠州起義,可惜最終亦未竟全功。

經過兩次起義的挫敗後,楊衢雲決定重回香港,靠在家中教授學生英文而謀生,過普通人的生活,可惜滿清政府並未因此罷休,他們認定楊衢雲是起義的主謀,在1901年初對他進行暗殺,一代革命先驅亦就此結束了其壯烈熱血的一生,楊衢雲為革命事業的偉大貢獻不會就此埋沒在編號「6348」的無字碑下,他用生命喚醒民眾的愛國熱情,革命之火不但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開拓出人民當家作主的道路,更加激勵著每個中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勇前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2011年,在楊衢雲下葬的跑馬地香港墳場無字碑旁豎立了說明牌,讓市民更能了解清末革命的歷史和這位反清革命先烈的事蹟。

各位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楊衢雲的故事,請馬上前往勵進教育中心的網站,收聽由鄧英敏先生所聲演關於革命先驅的故事:反清革命先烈-楊衢雲,以及參與相關的有獎問答遊戲贏取獎品,詳情請瀏覽這個網頁:https://www.endeavour.org.hk/ProjectPage.aspx?id=881